全国驻点:成都、重庆、贵阳、遵义、萍乡、西宁、乌鲁木齐
客服电话:133-0821-6781(鲁先生)

票据知识

票据资讯

承兑贴现业务五大风险防范

来源:四川承兑贴现 发布日期:2013-12-05 00:14:05

近年来,各金融机构票据业务迅速发展,市场流通的票据增多,票据业务已经成为公司企业举足轻重的融资通道,也是银行盈利增长点,是资产和投资安全灵敏转换的纽带。随着票据业务发展,社会上的一些不法分子以伪造、变造、克隆票据方式诈骗银行资金,使银行遭受重大损失。为进一步防范票据贴现业务存在的风险,可可商务(www.kk35.com)提出以下承兑贴现业务五大风险防范观点,供大家参考。

一、票据贴现业务的风险种类

在实际操作中,我们经常会碰到5种风险,如果我们没有较强的业务水平,不认真地去审核,就容易产生操作性风险,甚至会造成资金损失,常见的5种风险分别是政策性风险、伪假票风险、公示催告票据的风险、延付风险、操作风险。

票据贴现业务政策性风险是指金融机构在受理客户提出贴现申请时,未认真审查其提出申请时票据的跟单文件中反映的贸易背景。伪假票风险是指通过伪造纸质、要素、签章、金额等要素变造或克隆票据。公示催告风险是指持票人在持有的票据丧失后应到承兑银行办理止付,并到银行所在地的地方性人民法院办理公示催告申请。公示结束后由承办法院做出除权判决,并再次在全国有关报刊上登出除权判决的结果。由于持票人接收的信息往往不完整,导致持有票据的善良持票人无法抵抗已被公示催告票据的事实。延付风险是指承兑人制造各种借口以达到延付资金的目的。操作风险是指经办人员、审查人员未按照规定程序操作,导致贴现银行产生直接的风险。

二、票据贴现业务的风险防范对策

1、票据贴现业务政策性风险的防范。在办理票据贴现时,首先要审查贴现对象是否为本行长期客户,如申请单位为异地或者刚开立账户的新客户,禁止办理贴现业务;其次要认真审查贸易的真实性,信贷人员要实地到申请客户开展调查,查验贴现企业提供购销合同、增值税发票的原件,并在原件上加盖“已与原件核对一致章”,信贷人员不能因为长期客户,忽视对客户购销合同及增值税发票原件的核对,只要求客户提供复印件;最后,审查贴现关系,禁止对关联企业、回头背书和社会上一些非法从事资金交易的投资公司、个别企业代理贴现行为的客户办理贴现。

2、票据贴现业务伪假票风险防范。首先,要从票据本身真伪鉴定着手,对银行承兑汇票的纸质、要素、签章、金额等内容进行审核;其次,通过复合多种查询的方式一起查询,现在我行由临柜人员通过大额结算支付系统进行查询,临柜人员查询后,信贷人员须再通过电话复查,确认查询的结果,在查询过程中,遇到对方提出票据存在瑕疵的,按照审慎原则,不予贴现;最后,要通过实地查验企业之间的往来账及应收账款入手,确定贸易是否真实。

3、票据贴现业务公示催告票据风险防范。首先,要经常在人民法院报网站和中国票据网网站上了解“公示催告”上的信息,特别是受理对案发较高的广东省金融机构签发的票据贴现要更加注意,避免已被公示催告的票据被再度买入;其次,要充分了解“公示催告”法律程序,增加信贷人员的法律意识;最后,强化对票据贴现申请人的审查,与其约定,如发现贴现票据已经发生或可能发生其他人的公示催告的,其有责任和义务将票据赎回。

4、票据贴现业务延付风险防范。首先,在受理贴现时,对票据要素审核的同时,要对票据的背书进行仔细的确认,有无“不得转让、已办理质押及其他文字说明”,如存在的,一律不得贴现;二是对存在瑕疵的票据,在办理贴现时,要提前将存在的瑕疵与承兑人进行沟通,以取得承兑人的认可(对认可人的姓名、联系电话做好记录),避免日后承兑人以此借口延付票款;最后,要严格执行中国人民银行关于结算纪律中的赔付罚息的相关规定,维护本行的经济利益。

5、票据贴现业务操作风险防范。首先,要按照《银行票据业务贴现操作办法》规定,不能越权、不能违规操作,主出纳要保管好贴现的票据,任何人不能挪用票据,财务主管要不定期进行盘点,避免票据流失,形成风险;其次,要提高操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同时要加大监督力度,经常性开展检查;最后,信贷人员办理票据质押贷款要视同票据贴现业务操作,不能放松对票据贸易真实性的审查,成为企业融资性票据贴现滋生的温床,加大银行资金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