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据贴现业务因其流动性强、周转灵活、收益稳定,是各金融机构看好的“黄金业务”。然而,票据贴现作为一项信贷业务,也必然存在一定风险。因此,可可商务(www.kk35.com)提醒,农村信用社在拓展、营销票据贴现业务的同时,须注意对票据贴现风险的防控,以确保票据贴现业务稳健发展。
一、农村信用社票据贴现业务存在的风险
1、对票据真伪的辨别能力不足,防伪技术不能到位,存在受理伪票的风险。一是对票据真伪的辨别缺少先进的防伪仪器,鉴别技术差,存在受理伪票的风险。随着犯罪分子利用高科技手段制假水平的提高,“克隆汇票”达到了以假乱真的地步,在我们对票面真假鉴别能力不高,又缺少先进防伪仪器的情况下,对票据仅凭肉眼观察鉴定真实性,存在很大的风险性。二是票据查询环节是防范四川银行承兑汇票贴现业务风险高发的一个重要环节。现行的票据查询方式主要有:通过“先横后直”或“先直后横”代理行查询、通过大额支付系统发送自由格式报文进行查询、到出票行进行实地查询。
2、农村信用社工作人员和企业财务人员,责任意识不能到位,工作失误造成潜在的风险。一是银行承兑汇票上都有明确而规范的记载事项,但在办理贴现的过程中,经常发现因信用社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违规操作,造成银行承兑汇票的出票日期、到期日期、出票人全称及签章等要素不规范现象;同时企业在背书转让的过程中,由于财务人员金融票据知识的欠缺,造成背书人签章不到位、重叠或模糊不清、被背书人全称填写与印章不符,以及背书转让与签章不连续现象,这些因素都可能影响汇票到期承兑结算,造成潜在风险。二是贴现申请人及其前手的经营状况、信用程度直接关系到票据业务的风险,如:出票人关停、或无真实交易背景等因素遭到拒付而出现票据风险的。
3、办理贴现业务时,审查把关不能到位,票据取得的合法性存在风险。一是办理贴现业务时,对申请贴现人提供的资料的真实性审查不严;对贴现企业提供的交易合同、增值税发票等资料的真伪不作调查,贸易的真实性审查流于形式,违规办理没有真实交易背景的票据贴现业务。汇票到期一旦不予付款,贴现企业又以无资金逃债,拒绝承担责任,就给银行追索资金增加难度。二是在票据贴现业务操作的各个环节都存在风险。
4、票据市场的利率于资金来源市场的利率在不断变化票据贴现存在利率风险。票据市场逐渐成熟以后,票据市场的利率和资金来源市场的利率在不断变化。如果农村信用社票据持有期限与资金拆借或回购期限不匹配,不能达到资源的最佳配置,会引发财务风险。
二、票据贴现业务中的风险防范
票据贴现风险具有短期性、易暴露性、有限性、可控性等特点,在业务办理过程中应严密手续、规范操作,这是防范票据贴现风险的前提。具体来说应坚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加强学习,规范操作,增强风险意识。组织信贷人员、会计人员学习《票据法》、《支付结算办法》及深层次票据业务知识的学习,提高审票、验票、识假防诈技能和防风险意识,严把客户准入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