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19日,四大行新增贷款大体在800亿元至1000亿元之间,考虑到国庆长假因素影响,规模较上月同期略有放大。在结构上,非金融企业贷款和零售贷款大致各占一半,其中票据贴现余额基本没有增长是突出特征,对9月出现的趋势予以确认。数据显示,9月人民币贷款增加6232亿元,票据贴现余额减少2169亿元,这是去年10月以来票据贴现余额首次下降。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在于需求疲弱,今年二季度贷款需求景气指数为70.8,较去年四季度大降9.1个百分点,显示实体经济对贷款需求出现明显回落。
这种变化趋势与2009年较为类似,当时也出现过一轮压缩票据贴现的调整。2009年下半年,票据贴现余额平均每月下降2080亿元,同期月均新增人民币信贷维持在3680亿元的低位,贴现利率出现回升。随着经济出现小幅回暖,压缩票据贴现趋势仍将延续。今年9月票据贴现余额为2.35万亿元,上一轮票据贴现余额的低点为2011年3月的1.24万亿元,如果余额下降至上一轮低点,这意味着还有1万亿元票据融资可以压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