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承兑是指银行作为承兑人,以银行信用为出票人提供付款保证,承诺在汇票到期时负担票据债务的行为。银行承兑行为确实了银行作为汇票付款人的债权债务关系。
商业承兑则是由银行以外的付款人在票据到期日承诺付款的行为。
在我国,由于金融市场、资本市场、货币市场的中国特色,使得票据更多的是被作为支付结算工具而被限制在较小的使用范围之内,其强大的融投资行为被人们忽略。其次,商业企业信用远低于银行金融机构信用,导致在日常经济流通中,人们更多的使用银行承兑而对商业承兑敬而远之。
根据央行2008年9月18日发布的《2008年第二季度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统计分析,第二季度,全国共实际结算商业汇票 189.22 万笔,金额 15 955.61 亿元。其中,商业承兑汇票 4.7 万笔,金额 1170.2亿元。商业承兑笔数与金额分别只占2.48%和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