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人士透露,公司管理层希望与股东沟通比较有把握后再度提议下调转股价,但目前仍无太大进展
虽然优先股已渐行渐近,而且多家银行明确考虑发行优先股,但优先股仍不能解决一切问题,上市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的缺口仍需要靠其他方式提升。
推动可转债尽快转股,这几乎是目前民生银行唯一能采取的提高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的方式,目前该行二级市场股价已经再度触发转股价下调条款,然而据《证券日报》记者了解,2月底曾否决下调转股价议案的民生银行部分大股东仍未松口,“公司管理层希望与股东沟通比较有把握后再度提议下调转股价,但从目前来看,仍没有太大进展”。
一位接近民生银行的有关人士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优先股只能补充一级资本,不能补充核心一级资本;从去年四季度以来,如果资本充足率不能提前达标,银行的创新业务和新的分支机构的开设都会受到限制,去年民生银行的发展速度已经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转股率仅万分之三
2013年3月15日,民生银行公开发行了总额为人民币200亿元的可转债,其中171.74亿元的可转债于2013年3月29日起上市交易,28.26亿元的可转债于2013年5月2日起上市交易。根据有关规定和《中国民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公开发行A股可转换公司债券(附次级条款)募集说明书》的约定,民生转债自2013年9月16日进入转股期,经过对分红派现的调整后,目前转股价为9.92元。
截至2013年12月31日,民生转债累计已有603万元转为股票,累计转股股数为607546股,未转股可转债占民生转债发行总量的99.96986%。也就是说转股率仅为0.03014%。对比去年三季度末(累计已有585.9万元民生转债转为股票,累计转股股数为59.05万股)的数据可以发现,去年四季度仅有极少数可转债转股。
而根据2013年起施行的《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可转债为不合格资本工具,在转股前,既不能计入附属资本,更不能计入核心资本,这意味着,民生银行去年一季度200亿元的转债融资目前仍未有效补充其资本。
鉴于目前A股市场和银行股估值的疲软态势,短期内依靠二级市场股价走强激发债转股热情恐怕很难实现。
大股东否决下调转股价
从理论上来说,民生银行还有一个刺激债转股的手段,那就是下调转股价。
在设计之初,民生转债就预留了下调转股价的条款――“当本行A股股票在任意连续三十个交易日中有十五个交易日的收盘价低于当期转股价格的80%时,本行有权于上述事实发生之日起十个工作日内提出转股价格向下修正方案并提交本行股东大会审议表决”。
但是,今年2月27日,股东大会否决了转股价下调方案。根据民生银行公告,该次会议采用现场记名投票与网络投票相结合的方式对议案进行表决,最终有45.64%的票数赞成这一议案,40.42%的票数反对这一议案,弃权票达13.94%,该议案没有获得持有效表决权股份总数的2/3以上票数支持。
由于民生银行的股权结构比较分散,A股前十大股东各自的持股多数在2%-5%之间,因此说服足够数量的大股东支持下调可转债转股价的工作难度确实较高。
业务扩张承压
对于各家上市银行来说,其对于发行优先股补充资本的迫切程度并不一致,从截至去年三季度末的数据来看,民生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一度承压。目前,2013年年报数据显示,民生银行资本充足率回升。(下转B2版)